Screen Shot 2017-10-05 at 9.00.44 AM.png
奧運金牌和前世界第一快女子滑降賽滑雪選手Lindsey Vonn和她的教練Chris Knight

「教練」(coach) 一詞看似簡單,其實不然。教練和指導員(instructor)不同在於哪裡? 從小到大上過各式各樣的課,加入過各式各樣的隊。碰過的教練指導員也不在少數,年輕的時候好像沒有多不同的體會,多年前自從接觸了佛法,養育了小孩,入了顧問行業,上了PSIA美國專業滑雪指導員協會和USSA美國滑雪協會教練的課,讀了體育心理學,配合了人生經驗,才有了比較全盤性的了解和體驗。

教練角色的進化

指導員通常以各別傳授學員特定技能或利基知識,但往往就僅次於此。不同於指導員的傳授,教練的職責不僅只限於教學。指導員通常以學員學會了正確動作為本次課程的成就指標。現代的教練可忙了,不僅僅要負責教滑雪和引導學習,還要負責隊裡的人事管理和預算編輯,行銷推廣俱樂部會員,招攬隊員和募款能力, 面對雪場和俱樂部管理階層的監督,滿足和應付家長要求的能耐,利用新科技輔助隊員學習和隊上的日常運作,確保練習+競賽環境風險評估和制訂安全準則,最後對新事物有著無間斷學習的好奇心和永遠做到最好的要求。 現代教練的角色可以說的全方位,須兼備懂做人和領隊的技巧,滑雪培訓上創新,同時必須運用新發現的運動和醫學科學知識到日常的訓練中。

教練哲學

競賽滑雪追求的就只有贏嗎? 如果獎台上就三個位置,一名教練所帶的孩童隊員往往超過這個數字,那麼其他未得名次的隊員選手在參與競賽滑雪時,那他們可以目標是什麼?教練哲學所考慮的就是如何針對每個不同的學員或整個隊來優先順序各個滑雪運動範疇的學習,培育,和鍛鍊。比方說有兩名教練,如果一名的目標是為了讓隊上的運動員保持對滑雪競賽濃厚的興趣以至於能在滑雪隊上連續多年的投入長期個人體能和心理成長,那麼這名教練對於下面五項範疇的優先順序和另一位教練只是想要贏和培養明星運動員的目標,未必是一樣的:

1. 只要贏, 2. 樂趣, 3. 安全的競賽環境, 4. 提升個人滑雪技巧, 5. 培養團隊精神和感情

在美國某些滑雪地區和歐洲國家如奧地利和瑞士,滑雪運動和競賽是相當普及的。 成千上萬10到18歲的孩子投入數年的青春和父母花費數千過萬的美元歐元讓孩子參與滑雪訓練和競賽活動,統計的結果顯示多數的孩子願意年復一年回來滑雪隊的原因排名是:1. 好玩 (28%), 2. 鍛鍊身體(15%), 3. 跟朋友一起參與 (13%), 4. 競賽(13%), 5. 改進技巧(8%)。反面的調查對於孩子為什麼不再回來滑雪的原因也非常有趣: 花太多時間(18%), 教練太過於負面 (15%), 有別的活動把孩子吸引過去 (15%), 開始覺得滑雪競賽無聊 (9%), 無趣(8%), 父母過於注重輸贏 (6%)。 可以見到歐美的孩子對參與滑雪競賽,輸贏並不是參與最大的誘因,然而學習改善滑雪技巧也不是名列前茅的原因。 那麼父母花錢在孩子參與競賽運動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有位爸爸叫戴夫.福克(Dave Fulk)說得好:

「我為了孩子已經精疲力盡而想放棄但最後有堅持下來的那些時刻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放學回家已經累到不能去訓練但無論如何還是去了的那些日子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學會了遵守紀律,專心一致,和全心投入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學會了照顧自己身體和珍惜裝備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學會了隊員合作,成為一個勝不驕,敗不餒敗優秀的團隊成員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學會了在沒有期望下能面對挫折,克服困難,盡全力以赴的努力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學會了制訂目標努力實現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學會了尊重自己和尊重其他運動員,教練,裁判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學會了想要得到冠軍的代價是長年累月的努力,而不是一夕可成的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有機會結交終身摯友,美好的童年時光和擁有欣慰的回憶花了錢」

「我為了孩子能願意外出運動,而不是坐在電子屏幕前花了錢」

競賽的本質看起來好像只有單一的追求,但參與競賽的過程絕對不是。 當孩子和父母覺得參與滑雪競賽有了多元獲益的渴望和滿足,他們將會投入的更多的熱忱,時間和金錢。當教練的也必須改變和提升自己來為隊員和家長們服務。

教練的手段

教練必須有宏觀,個人兼團隊的目標,而且試圖在多重目標下對團隊共同的目標保持一致性。教練對於每個隊員所扮演的角色,強項弱項鮮然清楚。教練其中的一個責任是讓隊員在競賽壓力下發揮最好的表現,而並非把自己畢生的知識傳授下來,所以教練在平常訓練的時候,扮演的則是以較平等的輔助角色,未必直接給答案,有時候要學員透過自我觀察,透過對話問答來思考和透過讓學員回想自己過去的表現,心理狀態,然後把哪裡做的不對的答案給自己找了出來。與六祖所說:「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有同工異曲之意。一位好的教練厲害之處在於讓學員自己說服自己,比老師說服更有說服力的了。也只有這樣,學員往往會得到甚至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答案,正所謂: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

教練應該如何溝通? 叫喊罵?還是在雪坡上講解長篇的力學理論? 美國滑雪協會USSA對於溝通有四大原則:1. 保持簡單和簡短 KIS (Keep It Simple, Keep It Short) 2. 用熟悉的詞語 3. 用已知已熟悉的技巧和知識來關聯,比較,對比新學習的技巧和知識 4. 每次練習的開始務必複習上次新學的技巧 。從這幾個原則內,在實際教學時發展為三個步驟: 第一, 如鏡子形容,  再來 配方式指點, 然後才是解釋為何和指導如何做。

  1. 如鏡子形容: 比方說: 你有點後坐或你忘了點杖
  2. 配方式指點: 比方說: 你重心應該在下坡腳或你重心應該前傾
  3. 解釋為何和指導如何做: 比方說: 如果你的肩膀早點移過下坡腳前,你的彎就會更。。。或如果你的腳踝能先啟動,你的雪板就能。。。。

coach_new_6.png

在示範方面,教練什麼時候該示範? 第一,當每次學習新的技巧時,教練須把正確動作示範給學員。 第二, 學員隊新技巧觀念還不清楚或對另一技巧混淆時, 第三, 有些學員只能接受視覺學習的方式,其他如語言解釋指令無法了解, 第四, 當地形或雪況具有挑戰性,學員無法容易做到位時;這四重狀況教練須主動示範。 示範前,放慢說話,不能剛說完話就懵個頭滑下去,須跟學員提示注意示範時身上那一些部位和動作;學員要的是看門道,不是熱鬧。如果示範動作的重點在身體兩側,則可以要求學員先下,在雪道旁邊等看。了解自己的每一個教學內容的重點有助於學員有效率的學習。

教練的態度

求好心切過頭了變成批判或過於冷淡無所謂的態度都不好。 教練每一句話所內涵的情緒都必須是正面的。 對於學員的表現,須就事論事, 可以針對動作來批評但不對人。 學員多是未成年的孩子青少年,如果還小,利用肢體語言技巧,比方說教練可以蹲下於孩子相同高度才來對話,有助於減低孩子面對高大的教練所產生的恐懼心理,有助於吸收教練想講的話。  教練決對不能說三字經,粗口,或用輕視傲慢的口吻;別忘了,教練的高度影響著每一位隊員的成長。對於談話中須提起到其他隊員時,教練永遠必須以肯定其他隊員的方式在每一個私底下交談中,這樣教練免於不必要的八卦影響團隊的向心力,同時可以得到每一位隊員的信任和尊敬;以後每一個學員對教練都可以放心的講出心理的顧慮,有效的幫助教練找到解決方案。保持楷模的態度不僅僅在於此,美國滑雪協會還規範教練不可以在學員面前飲酒,抽菸,吃垃圾食物;對雪具須表現出適當的愛惜保護,也不容許隊員對雪具用完後隨意扔棄亂放。對於環境,雪場,競賽參與的義工和組織人員表現感激和謙虛的態度,最後教練必須永遠保持對滑雪運動高能量的熱忱,唯有高能量正面積極的態度,隊員和家長才能維持對參與滑雪競賽所需的向心力。

更多的資訊在保羅滑雪臉書群

baseball-coach-with-kids

 

 

 

Advertisement